學科歷史
社會科學的歷史始于1650年的啟蒙時代,見證了自然哲學的一場革命,改變了個人理解“科學”的基本框架。社會科學源于當時的道德哲學,并受工業(yè)革命和法國革命等革命時代的影響。所述的社會科學從發(fā)達國家科學(實驗和應用),或與一組互動實體的社會進步有關的系統(tǒng)性知識庫或規(guī)范性實踐。
狄德羅(Diderot)的大百科全書反映了18世紀社會科學的開端,其中包括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和其他先驅者的文章。社會科學的發(fā)展也反映在其他專業(yè)百科全書中。近代以來,“社會科學”首先被用作一個獨特的概念領域。社會科學受到實證主義的影響,側重于基于實際積極感覺經驗而避免消極情緒的知識;避免了形而上學的猜測。奧古斯特·孔戴(Auguste Comte)用“科學社會“是根據查爾斯·傅里葉(Charles Fourier)的思想來描述該領域的;孔德(Comte)也將該領域稱為社會物理學。
在此之后,受孔德在其他領域的影響,社會科學中出現了五種發(fā)展道路。采取的一種途徑是社會研究的興起。在美國和歐洲的各個地區(qū)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統(tǒng)計調查。émileDurkheim研究“社會事實”和Vilfredo Pareto提出了另一種途徑,開辟了元理論思想和個人理論。從當前的方法論二分法發(fā)展出來的第三種手段,是人們對社會現象的認識和理解;這是由Max Weber等人物擁護的。第四條路線是建立在經濟學基礎上的,它使經濟知識作為一門硬科學得以發(fā)展。最后的途徑是知識與社會價值的相關性;?在antipositivism和詮釋社會學的社會學馬克斯·韋伯堅決要求這種區(qū)別。在這種途徑中,理論(描述)和處方是對一個主題的不重疊的正式討論。
西方社會科學的基礎意味著進步和傳統(tǒng)知識領域之間的條件關系。在某些情況下,例如意大利,社會學慢慢地肯定了自己,并遇到了超越哲學和神學來肯定戰(zhàn)略知識的困難。
大約在20世紀初,啟蒙運動哲學在各個方面受到挑戰(zhàn)。自科學革命結束以來使用經典理論之后,各個領域都將數學研究替換為實驗研究和檢驗方程式,從而建立了理論結構。社會科學領域的發(fā)展在方法論上變得十分定量。對人類行為,影響人類行為的社會和環(huán)境因素的科學探究具有跨學科和跨學科的性質,這使得許多自然科學對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某些方面產生了興趣。邊界模糊的例子包括新興學科,例如醫(yī)學社會研究,社會生物學,神經心理學,生物經濟學以及科學的歷史和社會學。越來越多的定量研究和定性方法被整合到人類行為及其影響和后果的研究中。在20世紀上半葉,統(tǒng)計學成為應用數學的獨立學科??煽康厥褂昧私y(tǒng)計方法。
在當代,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和塔爾科特·帕森(Talcott Parsons)影響了社會科學的發(fā)展。研究人員繼續(xù)尋求統(tǒng)一的共識,即哪種方法可能具有強大的功能和完善的功能,可以將擬議的“宏大理論”與各種中端理論聯系起來,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些中端理論繼續(xù)為龐大的,不斷增長的數據庫提供可用的框架;?有關更多信息,請參見一致性。在可預見的將來,社會科學將由該領域的不同研究領域組成,有時在方法上有所不同。
術語“社會科學”既可以指代孔德,涂爾干,馬克思和韋伯等思想家建立的社會的特定科學,也可以泛指“高貴的科學”和藝術之外的所有學科。到19世紀末,學術社會科學由五個領域構成:法理學和法律修正,教育,衛(wèi)生,經濟和貿易以及藝術。
在21世紀初左右,社會科學中經濟學領域的擴展被描述為經濟帝國主義。
學科介紹
經濟科學主要涉及有關商品和勞務的生產、供求、消費等方面的描述和分析。它的一個主要分支學科是微觀經濟學,研究經濟活動中個別范疇的行為,諸如個體農民、商號及商人的經營活動。另一個主要分支學科是宏觀經濟學,其研究對象是整個經濟體系,尤其注重產出和所得的一般水準以及不同經濟部門之間的相互關系。[1]
政治科學一般認為是運用科學分析方法,系統(tǒng)研究各種管理程序的科學。狹義和傳統(tǒng)而言,這門學科一直被看作是研究國家及其賴以發(fā)揮治理效能的各種機構和制度。國際關系是政治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研究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及各國的外交政策。
社會學包括有關人類社會、社會風習和社會關系等科學研究,這門學科也可以明確界定為對人類所有組織的團體之發(fā)展、結構、相互影響及集體行為等方面所作的系統(tǒng)研究。與此有關的一門學科是社會心理學,研究有關個人性格、態(tài)度、動機和行為所受社會團體影響的方式。
文化科學研究人類文化,側重社會結構、語言、法律、政治、宗教、巫術、藝術、技術等范疇的探討。文化人類學特別要對人類行為的種種方式進行歸納,并對社會現象作出總體的描述。
比較法學也可視為社會科學之一部分。這門學科涉及不同國家和不同文化的法學原理、法律體制、法律程序,并對之進行系統(tǒng)的比較研究。
發(fā)展歷程
嚴格說來,社會科學是在19世紀才出現的,如果沒有古希臘的理性的探討精神,也就不會有今日的社會科學。在中世紀的神學里就有根據人類和社會這兩方面的觀念塑造出來的綜合物;這些觀念其實就是政治、社會、經濟、地理和人類學的概念。在整個中世紀,甚至進入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時期,教會對學者們關于人類思想和社會行為的想法,十分注意,并竭力加以控制。而當經院哲學勢微之時,希臘古典文獻的魔力和笛卡兒學派的推論方法,以及18世紀把社會改革與社會科學視為一事,也阻礙了社會科學的發(fā)展。隨著17、18世紀社會科學理想的傳播,人們對世界上人類經驗的復雜性、對人類社會行為的社會和文化狀態(tài)的認識,在逐步擴大。反映在理論上,則有結構概念和發(fā)展變化的概念。這些創(chuàng)新思想,大部分存在于某些著作之中,目的在于抨擊當時西歐政治和社會制度。就社會科學而言,19世紀一些決定性的思想,在前兩個世紀就已經出現。在法國革命和工業(yè)革命雙重打擊下,西歐舊制度開始瓦解,這使地位、權威、財富等因素已發(fā)生變化,而19世紀的社會思想史就是把這些因素在理論上賦予新義而已。當時社會思想的重大主題幾乎都與兩大革命有關,如人口激增、勞動條件惡劣、財產的變化、都市化、技術和機械化、工廠制度、參政群眾人數的發(fā)展等。這些都幾乎立刻成為新意識形態(tài)的基礎。此外實證哲學、博愛精神和進化觀點三種思想傾向也影響了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初建之時,這是想建立一門總體社會科學,而有些人則追求單科的專門化。結果是后者取得勝利。經濟學和政治學首先達到獨立的科學地步;其次是人類學和社會學。社會心理學也開始于19世紀,但輪廓不如其他各科清晰。最後出現的是社會統(tǒng)計學和社會地理學。民主和工業(yè)革命引起的各種進程,在20世紀散布到了世界的其他地區(qū)。西方與非西方的各種關系即西方同全部“新國家”現象之間的關系,正是社會科學極其重要的各個方面。馬克思的思想對于今天數以億計的人類來說,有著深刻的道德甚至宗教意義;即使在西方,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方面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他首先提出了社會可以通過計劃來引導,由于對中央的興趣,才使得凱因斯的思想獲得了歷史性的意義。在人格、意識和性格的一般領域里,弗洛伊德的著作對20世紀文化和思想的影響并不在馬克思之下。他的基本理論已進入多門社會科學。
發(fā)展趨勢
由下述變化特點可以看到社會科學的某些趨勢:
社會科學的專門化,僅從高等院校開設的課程之多就可以看出;
另一傾向是多科性的相互補充和合作,新出現了政治社會學、經濟人類學、選舉心理學和工業(yè)社會學,某些單個概念也常運用于多門社會科學,并都獲得了有益的效果;
另一突出點是,由于專業(yè)化,在社會科學內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緊張關系;
其他特點是近幾十年從事社會科學的研究工作,變得身價百倍;數學方法和其他定量方法以及計算機已廣泛用于科研和教學之中。
20世紀在理論方式上可以看到:發(fā)展說又開始恢復活力;社會體系的研究由控制論推動起來;結構主義和功能主義著重于模式和動態(tài)方面;互動論則強調“他物”的影響。
關于20世紀的社會科學有必要考慮的一點是,它與有組織的社會、政府和工業(yè)等的關系。自從社會科學出現以來,人們一直想用知識來影響社會政策。但在試圖影響現代權力和功能的重要機構的過程中,社會科學本身可能反而受到這些機構所擁有的權力和財力的影響。關于社會科學的目的,它同政府和社會的關系,以及社會科學家個人在20世紀社會中的作用等,有可能成為若干年的主要問題。
解釋說明
盡管有許多社會學家否定社會研究要以自然科學為基礎才能被視為科學的說法,但社會科學一詞的用法并不包括任何對科學的概念。
關于社會研究的科學地位有一個中心的問題是社會生活中有意義、有目的的社會行動與選擇,會削弱涉及普遍科學法則的解釋之基礎到達什么程度。除了科學法則為基礎的解釋是否有效的問題外,還有對于社會行為者應當采取什么樣的倫理態(tài)度才合宜的問題。
對于某些社會學家來說,社會行為的本質特征意味著社會學只有運用意義性理解與解釋才能做出完美的解釋,而科學法則在這方面不能起作用。大多數社會學家雖然認為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存在著重大的區(qū)別,但他們一般都否認這些差別,表示社會學只能被看成系統(tǒng)的研究方法和意義性解釋,并且還有各種各樣較為普遍的社會學解釋的形式,因此使用“社會科學”一詞是有根據的。
于是社會學家中雖然也有少數特別的例外,一般都認為根據科學一詞的一種或多種含意,而將社會學仍視為是科學的學科。否定“社會科學”一詞的社會學家和哲學家一般都是根據科學的狹隘概念提出這種否定觀點的,實際上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概念都比這種概念更加開放和多樣化。[1]
學科特點
1.復雜性
社會科學所研究的社會事物(或社會歷史現象)一般都是非常復雜的,它們受眾多自然和社會變量的制約,而這些變量之間往往又是彼此相關的、非線性的關系。社會科學所研究的對象一般都具有自我組織、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發(fā)展的能力;社會事物的產生往往由偶然的事件或個別人物作為導火索,具有較強的隨機性和模糊性;社會科學往往又較多地涉及“應該”“愿望”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判斷較強地依賴于觀察者的思想動機,受到眾多內外變量的制約,表現出較強的隨機性和模糊性。人們很難從這些隨機因素背后找出必然性因素,很難從思想動機中發(fā)現其客現動因,這就給社會科學進行精確、客觀的分析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因而只能大量地采用定性分析的手段。2.依賴性
一般社會事物都是建立在眾多自然事物的基礎之上,或者與眾多自然事物相聯系,因此任何一門社會科學往往涉及眾多自然科學領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自然科學的全面發(fā)展狀態(tài)。自然科學如果沒有得到充分發(fā)展,社會科學就難以在精確性和客觀性上取得重大突破。3.主觀性
對社會事物的認識和評價要受到眾多主觀因素(特別是感情因素)的制約,而這主要取決于觀察者與觀察對象之間利益關系(特別是經濟利益關系),各種社會科學因而很容易帶有強烈的民族性和階級性。這種由利益關系所引起的“先入為主”的主觀因素(特別是民族感情和階級感情),誘導人們形成非中性的、非客觀的、非理性的觀察態(tài)度,這就容易形成代表不同民族利益和階級利益的“社會科學”,而且互不妥協,各自為政,從而嚴重阻礙著社會科學的健康發(fā)展。4.難驗證性
社會事物一般有較長的運行周期,且在時間上具有不可逆性,有些社會事物的運行容易產生巨大的利益沖突,并會引起一些不可預測的災難,因而難以進行重復性實驗,許多社會科學的假設、預言難以在短期內和較小范圍內得以驗證。[1]與自然科學關系
1
.
社會事物是一種特殊的自然事物。社會事物往往受眾多彼此非線性相關的變量的制約,一般都具有自我組織、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發(fā)展的能力;社會事物都是建立在眾多自然事物的基礎之上,或者與眾多自然事物相聯系;社會事物一般有較長的運行周期,且在時間上具有不可逆性。2
.
社會規(guī)律是一種特殊的自然規(guī)律。社會規(guī)律的本原是自然規(guī)律,任何一種社會規(guī)律都可辯證地還原為某幾種自然規(guī)律,都可在自然規(guī)律中發(fā)現它的原形;社會規(guī)律綜合體現了多種自然規(guī)律的具體內容,社會規(guī)律決不是多種自然規(guī)律的簡單疊加和機械混合,而是按照一定的時空順序、邏輯結構、作用方式進行有機地配合,以產生某種相干效應,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客觀規(guī)律;社會規(guī)律在開放系統(tǒng)的整體效應上體現了自然規(guī)律的發(fā)展方向;社會規(guī)律在更高的邏輯層次上來體現自然規(guī)律的客觀內容;社會規(guī)律以更大的偶然性和波動性特征來體現自然規(guī)律的必然性特征;社會規(guī)律以更多的模糊性和渾沌性特征來體現自然規(guī)律的確定性特征;社會規(guī)律以更充分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特征來體現自然規(guī)律的客觀規(guī)定性特征,人類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可能是完全隨意和無約束的,而是以遵循和服從自然規(guī)律為前提的,在本質上不能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客觀規(guī)定性,恰恰相反,它是自然規(guī)律的客觀規(guī)定性在更高意義的體現。總之,社會事物是自然物質的復雜存在方式;社會規(guī)律是自然規(guī)律的復雜表現形式;社會規(guī)律不是對自然規(guī)律的否定,恰恰相反,它是對自然規(guī)律在更高層次上的論證。3
.
社會科學是一種特殊的自然科學。由于所有社會規(guī)律的本原都是自然規(guī)律,則所有社會科學均可以把其假設前提建立在自然科學基本公理的基礎之上;由于社會規(guī)律綜合體現了多種自然規(guī)律的具體內容,則所有社會科學均可綜合地采用各種自然科學的方法來描述;由于社會規(guī)律在開放系統(tǒng)的整體效應上體現了自然規(guī)律的發(fā)展方向,則社會科學在整體上可以看作是自然科學的特殊組成部分,且其最終歸宿是自然科學化;由于社會規(guī)律在更高的邏輯層次上體現自然規(guī)律的客觀內容,則社會科學要比一般的自然科學具有更大的抽象性,并遵循更為復雜的邏輯法則;由于社會規(guī)律以更大的偶然性和波動性特征來體現自然規(guī)律的必然性特征,即社會規(guī)律往往需要通過很多偶然的而又不可逆轉的社會事件才能體現出來,社會科學所闡述的各種社會規(guī)律往往不容易得到實證,這就決定了社會科學具有較強的思辯性而較弱的實證性;由于社會規(guī)律以更多的模糊性和渾沌性特征來體現自然規(guī)律的確定性特征,即各種社會規(guī)律由于變量太多、太復雜往往不容易清楚而準確地呈現于人們的面前,人們通常只能進行不精確的定性分析;由于社會規(guī)律以更充分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特征來體現自然規(guī)律的客觀規(guī)定性特征,即人不僅能夠被動地適應環(huán)境,而且能夠積極主動地選擇環(huán)境、改造環(huán)境和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可以根據自身的主觀愿望或利益關系靈活地選擇和運用社會規(guī)律,并進行一些主觀假設與模糊判斷,這就決定了社會科學具有較為強烈的主觀意志性、情感傾向性和階級性,具有較少的客觀性、理性和公正性。[1]科學化研究
綜述馬克思曾預言:“科學只有從自然科學出發(fā),才是現實的科學。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為人這一過程的現實部分。自然科學往后將包括關于人的科學,正像人的科學包括自然科學一樣:這將是一門統(tǒng)一的科學”(《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頁)。一百多年來,人類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個方面均已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特別是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尤為突出,不僅深入到了自然界的宏觀領域、宇觀領域和微觀領域,還深入發(fā)展到了人類機體(包括大腦)和人類社會領域,而且這兩個方面仍在不斷地進行相互滲透、相互整合。社會科學(包括思維科學)越來越多地受到自然科學的影響,許多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已經卓有成效地應用于社會科學的研究過程之中,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科學的發(fā)展。社會科學的這種不斷地采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的發(fā)展趨勢,稱之為社會科學的“自然科學化”。[1]
內容所謂“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就是以基本的數理邏輯為假設前提,并采用精確理論、實驗手段和科學語言來最大限度地避免研究前提的主觀性、模糊性。它的基本特點是:①假設必須以基本公理為前提;②推理運算必須遵循嚴密的邏輯程序;③結果必須經得起嚴格的實踐或實驗的檢驗。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中,尤其以數學方法最為重要,這種方法可為科學研究提供簡潔的形式化語言、精確的定量分析手段、嚴謹的推理論證程序。顯然,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是人們完整、客觀、準確地把握客觀世界本質與規(guī)律的最佳方法,社會科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完整、客觀、準確地把握人類社會及思維的本質與規(guī)律,只有實現了自然科學化的社會科學才是真正成熟的社會科學,把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引入社會科學是科學發(fā)展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見,社會科學的總體趨勢是客觀化、精確化和系統(tǒng)化,在本質上就是“自然科學化”。[1]
必要性社會生產力對社會科學在精確性、客觀性和系統(tǒng)性上的需要程度是制約社會科學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當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較低時,社會事物較為簡單,社會只需要進行宏觀的、粗線條的控制,人們只需要憑借簡單的主觀反映來調節(jié)和控制其行為和思想,社會生產力對社會科學的精確性和客觀性要求不高,推動社會科學朝精確性和客觀性方向發(fā)展的動力并不太大。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fā)展,社會事物的復雜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人們的主觀反映所產生的誤差也越來越大,由此所產生的社會危害越來越重,推動社會科學朝著精確性和客觀性方向發(fā)展的動力越來越大。同時由于社會分工日趨細微,社會結構日趨復雜,社會控制的手段也隨之越來越豐富多樣、準確及時,各種法律條文日趨具體化、精確化,這就在技術上產生了對社會科學精確性和客觀性越來越高的要求。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fā)展,社會關系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多變,這就要求社會科學不斷提高其客觀性、精確性和系統(tǒng)性。要做到這幾點,必須做到:一是推理論證遵循嚴密的邏輯法則;二是理論前提必須是基本公理;三是廣泛采用數學手段。[1]
可能性許多科學家看到了社會科學實現自然科學化的必然趨勢,并且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其中有許多以失敗而告終。因此,有些學者甚至從根本上否定這種必然趨勢,他們把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區(qū)別界限絕對化,把社會科學尤其是人文科學神秘化,他們認為社會科學所涉及的是“應然性”問題即“應該是什么”的問題,自然科學所涉及的是“是然性”問題即“客觀是什么”的問題,而這是兩個不同本質的問題,根本不可能放在一起研究,因此社會科學根本不可能以自然科學為藍本來發(fā)展。許多人認為,自然科學所研究的對象是沒有靈魂和自主意識的自然物,而社會科學所研究的對象是具有靈魂和自主意識的人類。事實上,“應然性”問題同樣可以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描述,因為從本質上講, “應然性”問題實際上就是一個“最大值”或“極大值”選擇的問題,這在數學上并不是多么復雜的問題。因此,“應然性”與“是然性”的差異并不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本質區(qū)別,不能作為否定社會科學實現自然科學化的理論根據。社會科學走向自然科學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社會不管怎么復雜,終歸是自然的產物,它與自然界在更高的意義上是同一的。人類不管怎么超感性、超物質,終歸是物質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人與社會的復雜性與神秘性最終都可以通過自然科學的高度發(fā)展來充分地、精確地、客觀地揭示和描述。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最終都將無限地趨近于同一軸線而完全融為一體,從而可以完全消除當前社會科學中普遍存在的主觀性、模糊性和不精確性?,F代科學的發(fā)展,產生了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廣泛綜合性的系統(tǒng)論、控制論和信息論,這些理論已經廣泛地滲透到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大大提高了社會科學的自然科學化速度。尤其是70年代出現的耗散結構論、協同學論、突變論和超循環(huán)理論等,為把自然科學推向生物界、進而推向人類社會奠定了初步的理論基礎,使我們逐漸消除了對人類自身的神秘感和社會科學的敬畏心情,使我們看到了社會科學發(fā)展的新前途、新曙光。[1]
橋梁傳統(tǒng)價值論不能架起社會科學通向自然科學的橋梁。許多社會科學問題不能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描述和分析,一方面是因為自然科學研究方法的不完善性,無法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事物,而不是因為自然科學本身的局限性,只要自然科學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任何復雜的社會科學問題均可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描述和分析;另一方面是因為社會科學沒有找到一個適當的突破口來打通與自然科學的聯系通道,或者沒有架起一座通向自然科學的橋梁,而不是因為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存在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只要架起了這樣的理論橋梁,完全可以順利地實現社會科學的自然科學化。傳統(tǒng)的價值理論之所以不能充當社會科學通向自然科學的橋梁。一方面因為它與社會科學的聯系是膚淺的、零散的和狹隘的,具體表現在:不同社會科學所遵循或隱含的價值理論往往不一致,有時彼此存在巨大的矛盾;每一種價值理論都只能從某一個狹隘的角度來闡述價值事物的運動規(guī)律;價值事物的運動規(guī)律沒有與眾多的社會規(guī)律聯系起來。另一方面,它與自然科學的聯系也是膚淺的、零散的和狹隘的,具體表現在:基本概念沒有與自然科學的基本概念聯系起來,假設前提沒有建立在自然科學的基本公理基礎之上,理論論證沒有嚴格遵循自然科學的邏輯法則,價值的度量方法與度量單位不一致,研究過程很少使用數學方法。[1]
具體途徑社會科學實現自然科學化,并不是指社會科學個別地或部分地引入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而是指社會科學必須完全以自然科學的基本公理為假設前提,所有推理論證與運算必須嚴格遵循規(guī)定的邏輯程序,所得結論必須經得起嚴格的實踐或實驗的檢驗。要實現社會科學的自然科學化,必須完成兩大任務:(1)實現價值理論的自然科學化。實現價值理論的自然科學化就是以自然科學的基本公理作為假設前提,把人類社會的價值運動辯證地還原為一般的物理化學運動,并采用自然科學方法對各種價值現象進行客觀和精確的分析。具體途徑:從能量角度看價值,從物理學角度定義價值,并實現對于價值的統(tǒng)一計算。(2)建立社會科學與價值理論廣泛而深入的聯系。在價值理論實現了自然科學化以后,就要將價值理論延伸到社會科學各個領域,所有社會現象都可以找到它的價值動因,所有社會規(guī)律都可以采用一定的價值變化規(guī)律來描述。建立社會科學與價值理論廣泛而深入的聯系的具體途徑:從價值角度看世界,由最大有序化法則推導出廣義價值規(guī)律,并把它推廣應用到其它社會科學領域。[1]
顯然,統(tǒng)一價值論圓滿地完成了以上兩大任務,從而架起了社會科學通向自然科學的橋梁,為整個社會科學出現新的飛躍式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