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懋功(1612—1671),字九敘,順天府香河(今河北省香河縣)人。順治三年進士,歷任禮科給事中、刑科給事中、太常寺少卿、通政司通政使、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光祿寺少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戶部右侍郎、云南巡撫、山東巡撫等職,康熙十年卒,年六十。謚清獻。

袁懋功為人溫良易宜,生平無疾言遽色。遇疑事,剖以一言立解。講習吏治,務在休養(yǎng)生息。對待屬吏嚴而不刻,推誠接物,人罔敢以欺售者。條上便宜,前后以什百計,皆關(guān)國家大計。撫滇九載,政績?yōu)橹T省冠。性尤孝友,與兄袁懋德敬愛甚摯。兄弟卒后并祀鄉(xiāng)賢。與其父袁邦化并在縣志有傳。

中文名

袁懋功

性別

出生日期

1612

去世日期

1671

籍貫

河北省香河縣

字號

字九敘

主要成就

歷任通政司通政使、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光祿寺少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戶部右侍郎,云南山東巡撫等職,

謚號

清獻

九敘

所處時代

清朝

生平概略

袁懋功

據(jù)《清史稿》袁懋功列傳記載:袁懋功,字九敘,順天香河人。順治三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疏請慎簡學官,磨勘文體,釐定禮制。又以前明廢官援恩詔踵至,請敕吏部會都察院嚴覈才品。累擢戶部侍郎。十七年,世祖諭懋功才品敏練,授云南巡撫。時云南初定,懋功令降卒入籍歸農(nóng),墾無主之田。編保甲,以時稽察。奏減屯田糧額,請停派部員履勘田畝。撫云南九載,政績大著。以父憂去。服除,起山東巡撫??滴跏?,濟南五十六州縣衛(wèi)新墾地被淹,懋功疏請展限一年起科,部格不行,上特允之。調(diào)浙江,未行,卒,謚清獻。

上述記載較為簡略。其實袁懋功在外任巡撫之前擔任過很多官職,并且兩次被降官降級。其在順治三年任禮科給事中,五年任刑科給事中。順治十年,以集議總兵任珍罪,坐黨附鐫級。不久就擢任太常寺少卿,累遷至通政司通政使。順治十二年,擢刑部侍郎,尋調(diào)任吏部侍郎。十三年,以議免員外郎朱世德虧稅事,降光祿寺少卿。十六年,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是年底又擢戶部右侍郎。

順治十七年,滇中初定,特簡袁懋功為云南巡撫,賜袍、馬并帑金三千以俾治裝。清朝封疆大吏一般都有兼銜,袁懋功任云南巡撫時領兵部左侍郎銜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袁懋功至滇后,宣布恩信,整治瘡痍,恢復生產(chǎn),加強治安,并令土官子弟赴學宮訓課,其優(yōu)者并許應試。行之九載,頗有成效。時吳三桂驕橫有異志,袁懋功鎮(zhèn)之以靜,其部曲皆愛重之,無敢犯其法者。

康熙六年,以父憂歸。九年,起授山東巡撫。圣祖召見,詢問慰勞,賜蟒服、鞍馬。在任仁慈廉靜,正己率下,一如撫滇時。十年五月,黃河決口,濟南大水,五十六州縣衛(wèi)新墾地皆被淹,袁懋功疏請展限一年起賦,格于部議。袁懋功于病中口占遺疏,猶剴切爭之,疏中有“臣即填溝壑,死無恨”之語,圣祖感動,如所請行。康熙十年秋九月卒,年六十,賜祭葬如例,謚清獻。

佚事輯錄

袁懋功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記載:袁懋功撫滇時,丁外艱歸,轎圍用白氈?;蛟唬骸拔裟彻馄D歸,于轎頂之中,為一小龕,奉紙位一,載而行?!表⒂弥?,一友曰:“公非宗子。神所依之主在六完老先生所,若公復奉一主,是神有二矣。此禮,惟長房長子得行,公奔走可也?!表Π荻x之。

山東巡撫袁懋功與浙江巡撫范承謨都是康熙初年著名的清官,有“南范北袁”之稱。袁懋功不僅為官清廉,而且確為地方經(jīng)濟之才。其撫山東時,浙江巡撫范承謨因病請辭,朝廷擬以袁懋功改任浙江巡撫,山東各界通過官府奏請將袁懋功留任山東,詔下之時,袁懋功已積勞成疾,康熙特在詔書御批令袁懋功“臥治山東”。

袁懋功卒后歸葬之時,山東沿途哭拜者不絕于路,有數(shù)百人護送靈柩到香河。袁懋功被安葬于香河縣大王莊村前的袁家祖墳內(nèi),墓前有石碑,上面刻著保和殿大學士李霨撰文、兵部尚書朱之弼書丹的《袁清獻公墓志銘》。

袁懋功與魏象樞為同榜進士。袁懋功卒后,魏象樞曾作《挽袁九敘同年巡撫山左卒于官》詩曰:節(jié)鉞重開撫二東,清操惠政許誰同。百年鼎望歸梧鳳,數(shù)載深勞起澤鴻。風雨漫催雙鬢老,弟兄真惜此人空。回思滕館分襟日,蕭索秋心寄野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