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市 隨州市,中國湖北省下轄地級市,位于湖北省中北部,有“鄂北明珠”之稱。 隨州市境域面積9636平方千米 ,2022年常住人口201.37萬人 ,下轄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市政府駐隨州市城南新區(qū)迎賓大道9號市政大樓。
基本信息
地理信息
地理坐標
東經112°43′至113°46′,北緯31°19′至32°26′之間
行政區(qū)劃
人口信息
經濟發(fā)展信息
其他信息
著名景點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qū)、隨州市西游記公園、隨州市炎帝故里景區(qū)等
隨州市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 ,地勢由南北漸向中部微緩傾斜,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市內有大洪山森林公園等自然保護地,自然資源豐富。 西魏大統元年(535年)置隨州轄郡、縣。1994年11月4日, 隨州市為省直管縣級市。2000年6月,成立地級隨州市,代管廣水市。
隨州市擁有香菇種植和加工產業(yè) 、專用汽車和零部件生產等優(yōu)勢產業(yè) ,有廣水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 和曾都經濟開發(fā)區(qū) ,擁有四家省級百強企業(yè) 。2022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328.78億元,人均GDP為65956元。
隨州市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北大門”,京廣鐵路、漢十高速公路 、107、316、312國道等貫穿全境,西寧鐵路與漢丹鐵路的連接,形成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隨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共有文化遺址168處 ,是曾侯乙墓的發(fā)掘地,出土了曾侯乙編鐘。
名稱 隨州之“隨”,最早源于遠古的“隨氏族”。據戰(zhàn)國時史官撰寫的《世本·作篇》記載:“隨,作笙。長四寸,十三簧,像鳳之身,正月之音也。”“隨氏族”是指遠古時代創(chuàng)制笙簧、酷愛歌舞的氏族?,F在的隨州市,市名沿“隨州”之名,州沿諸侯國名,即西周周武王封諸侯國“隨”為名。
歷史沿革
先秦至秦漢 遠古時代為“隨人”氏族部落聚居地。新石器時代 (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年),炎帝神農部落在隨州一帶繁衍生息。 虞夏至商初,隨人在中原建立“犀”方國。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姬姓四十人,其中“隨”“唐”三個諸侯國建置都邑,在隨境內。
春秋時,域地有隨、唐、厲(賴)等國。楚于公元前 569 年滅厲(賴),公元前 505 年滅唐,戰(zhàn)國末滅隨,并厲、唐地入隨,以隨為名建縣。最后入秦。
秦為隨縣,屬南陽郡。西漢時名隨縣,屬南陽郡;故唐國地(今唐縣鎮(zhèn)地)為上唐鄉(xiāng),入春陵縣;西南大洪山地屬蔡陽縣。東漢為隨縣;春陵縣改為章陵縣。
魏晉南北朝 三國時,隨縣屬魏國,隸屬南陽都;章陵縣改稱安昌縣;漂水鸚鵡山地設平林縣;合河出山地建義陽縣。
晉設義陽郡,南北朝改設隨陽郡,后又改為隨郡、北隨郡。晉太康9年(228年),武帝司馬炎封司馬邁為隨郡王, 置隨國。 東晉時仍置隨國,隸屬于荊州。南北朝宋泰始 5年(469 年) 升縣為郡。
西魏大統元年(535年)置隨州轄郡、縣。北周楊堅晉為隨王,在隨地建國,設漢東、義陽二郡。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 580年),靜帝宇文闡晉封左大丞相楊堅為隨國公,建隨國,領20郡。
公元 581年,楊堅代周稱帝,以自己曾受封于隨,因以國號。又忌諱“隨”字帶“之”旁、便去“之”為“隋”。同年,隨州改為隋州,隸屬于漢東郡。
隋唐至宋元 隋開皇初廢郡,隋為州,領隋縣、厥西縣。如今的隨州市境內當時還建有梁安、下溠、安化、大陽、石武、洛平、厥西、厲城、橫山、安貴、漳川等縣。
隋開皇七年(587 年)改梁安縣為清騰縣,屬郢州。開皇十六年(596 年)改下溠縣為唐城縣,屬唐州。開皇十八年(598 年)改安化縣為寧化縣,改左陽縣為真陽縣,改石武縣為宜人縣,改洛平縣為上明縣。
隋大業(yè)初廢州,改隋州為漢東郡,廢厥西縣入隋,改厲城縣為順義縣,舊順義縣和寧化縣并入順義縣,橫山縣并入安貴縣,廢宜人縣,改真陽縣為土山縣,潭川縣并入土山縣,以隋、唐城、平林、光化、順義、安貴、土山、上明等縣屬漢東郡;清騰縣屬競陵都。大業(yè)末,廢唐城縣、上明縣、清騰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郡為州,隋州展山南道。武德初廢土山縣,四年廢安貴縣,五年廢平林、順義縣。貞觀十年(636 年)棗陽縣隸于隋州。開元二十一年(733 年),分山南道為東、西二道,隋州屬山南東道。開元二十三年(735 年),復置唐城縣,光化、唐城縣屬隨州。元和十年(815 年)分山南東道為二個節(jié)度使,唐隋鄧節(jié)度使駐隋州。
五代之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時隋為州,屬山南東道。后梁乾化三年 (913 年)政唐城縣為漢東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改漢東縣為唐城縣。后晉天福元年 (936 年)又改唐城縣為漢東縣,后漢乾元年(948年)復為唐城縣。
宋為隨州,隸于京西南路。熙寧元年 (1068 年)廢光化縣為鎮(zhèn)入隨。南宋紹興四年 (1134年)以隨及唐、鄧、信陽并為襄陽府路。紹興五年(1135 年),廢唐城縣為鎮(zhèn)入隨。
元為隨州,領隨縣、應山縣,隸屬湖北道宣慰司,不久改屬鄂州行省德安府。 至元十三年(1276年)遷治今隨州市西南大洪山,不久復遷今市。
明至清 明洪武元年 (1368年),降隨州為縣,屬黃州府。九年降為縣,十年廢入應山縣。十三年復置,屬德安府。 洪武十三年 (1380 年)復為隨州,轄應山縣,屬德安府。
清仍為隨州,雍正七年(1729 年)州無所領,屬湖北布政使司德安府。
中華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改為隨縣, 屬湖北省,民國3 年(1914 年)屬湖北省江漢道,民國16年(1927年)屬湖北省,民國20年(1931 年)屬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qū),民國26年(1937年〉后屬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qū),專員公署駐縣城。
其間,民國16年(1927年)秋至18年2月(1929年),中國共產覺發(fā)動隨北武裝暴動成功,建立了祝林、青苔、吳山三區(qū)革命委員會,民國19年4月(1930年)至民國21年6月(1932年),桐柏山蘇區(qū)、大洪山蘇區(qū)建有5個鄉(xiāng)蘇維埃政府。民國29年6月(1940年)至33年9 月(1944年),中國共產黨在縣境先后建立了隨南縣、應隨縣、信隨縣等抗日民主政權;民國34年10 月(1945年)至37 年8月(1948年),在縣境建有洪山縣、隨南縣、信隨縣、隨北縣、應隨縣、隨中縣、隨陽縣、隨棗縣愛國民主政權。民國38年5月(1949年),隨北、隨南縣并入隨縣,并將隨棗、應隨縣所轄原隨縣地區(qū)劃歸隨縣,屬湖北省孝感行政區(qū)專員公署;洪山縣屬湖北省襄陽行政區(qū)專員公署。
解放戰(zhàn)爭時期,江漢區(qū)黨委、行署、軍區(qū)和洪山地委、專署、軍分區(qū)始終駐設隨縣。1949年5月16日,隨境隨縣、洪山縣并列,分別隸屬孝感、襄陽兩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5年4月30日,將洪山縣制撤銷,其轄區(qū)分別歸并宜城、鐘祥、棗陽和隨縣。
1979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以原隨縣城關鎮(zhèn)和北郊公社為基礎,設立隨州市,與隨縣并存。1983年8月19日,撤銷隨縣建制,其行政區(qū)域并入隨州市。11月20日,縣、市正式合署辦公 。 1994年11月4日,隨州市由省直管縣級市。2000年6月,國務院批準成立地級隨州市,原縣級隨州市改名曾都區(qū),隸屬地級隨州市,代管廣水市。
2009年,國務院批準隨州市重新設立隨縣,即在原隨州市曾都區(qū)(市政府所在地)區(qū)劃范圍內,劃出部分鄉(xiāng)鎮(zhèn)成立隨縣,曾都區(qū)繼續(xù)保留;隨州市管轄隨縣、曾都區(qū),代管廣水市。
地理
位置境域 隨州位于湖北省中北部,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12°43′至113°46′,北緯31°19′至32°26′之間 ,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武漢,西接襄陽,北面與河南省南陽、信陽二市毗鄰,南面與湖北省江漢平原的京山縣、鐘祥市相連。 隨州市南北長約130千米,東西寬約105千米,總面積9636平方千米。
氣候 隨州市處于中緯度季風環(huán)流區(qū)域的中部,屬于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較長,嚴寒酷暑時間較短,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區(qū)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總數在2009.6—2059.7小時之間,年平均氣溫15.5攝氏度,無霜期220—240天。
受太陽輻射和季風環(huán)流的季節(jié)性變化的影響,夏季晝長夜短,炎熱,旱多澇少,伏旱明顯,雨量集中 ,多大雨或暴雨。平均氣溫26-26.5°C,總雨量 445-500毫米,占年雨量的 46-53%。冬季夜長晝短,干燥寒冷,雨量少,一有寒潮,風雪交加。平均氣溫在4.3-4.4°C,平均最低氣溫零下 8-10°C,平均雨量 50-70 毫米。
地質 隨州市內地質構造較為發(fā)育,分布有大洪山復式倒轉背斜,桐柏山復背斜,隨南褶皺束,大仙山褶皺束,隨應復背斜,均呈北西至南東向緊密排列,具有平行褶皺群的特征。襄廣斷裂和英店-青山口斷裂是市內主要斷裂,前者是分隔秦嶺褶皺系與揚子準地臺的區(qū)域性大斷裂,具有多旋回發(fā)展的斷裂;后者是分隔桐柏山復背斜和武當-隨縣褶皺帶的區(qū)域性大斷裂,仍有一定的活動性。此外,區(qū)內北西、北東、北北東向斷裂也十分發(fā)育,破壞了褶皺系統和構造層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
隨州市地層自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第四系松散、松軟巖類主要分布在河流兩側?;鶐r中以堅硬-松軟硬的花崗巖、混合巖、碳酸鹽巖、硅質巖、砂巖、砂礫巖為主,此外,尚分布易產生破壞軟弱面的片麻巖、千枚巖、片巖和頁巖等。
土壤 隨州市主要地帶性土壤是黃棕壤,非地帶性土壤有潮土、石灰(巖)土、紫色土和水稻土;按其利用方式分為林荒地土壤、旱地土壤、水稻土壤。隨南、隨北為山地黃棕壤,隨中為黃棕壤與黃褐土;土壤分為5個土類、10個亞類、38個土屬、80個土種。
低山丘陵地區(qū)的分布的主要土種有黃棕壤性土的各種石渣子土,在海拔750米以上的少數地方有山地黃棕壤。山坡下部和沖稍分布有白砂土、黃砂土、泥砂土、泥土等。主要土種是黃土、面黃土、馬肝土、白善土、紅砂土和紅砂泥土等。 大小河流沿岸沖積平原地區(qū)主要形成潮土類土壤。
自然土壤面積較大,但利用率低。一般未受到人類生產活動影響的土壤主要是森林土壤或荒山土壤,為山地黃砂土,土壤發(fā)育程度低。土層淺薄,常在30 厘米以內。部分平穩(wěn)和低洼地方土層較厚,適于林牧業(yè)的發(fā)展。
地形地貌 隨州市境內山以大洪山和桐柏山為脈,呈西北—東南向分布,地勢由南北漸向中部微緩傾斜。南、北、西部 為海拔2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中部為海拔百米以下的陂陀崗地,東南一隅為海拔60米左右的平川。最高點為北部太白頂,海拔1140米,最低點為東南水出境處的河床,海拔47米。
水文水利 隨州市河流眾多,有名常流河139條,可分為4大流域:府河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積的79.4%;淮河流域,約占全市流域面積的10%;漢水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積的7.5%;漳水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積的3.1%。有涢水、淮河、漳河、大富水等河。主要支流是激水、漂水、濫水、均水、浪河、劉家河、長安河、清水河、游河、四十里沖河、三夾河等。隨州市有封江口水庫、先覺廟水庫、馬鞍山水庫等水庫691座,提水泵站610處,裝機3.12萬千瓦。
先覺廟水庫位于隨州市曾都區(qū)萬店鎮(zhèn)先覺廟村,距離隨州市區(qū)26千米,水庫攔截府河支流漂水東支漿溪店河,水質優(yōu)良,長期為II類水質,是一座以防洪、城鎮(zhèn)供水為主,兼有灌溉、維護生態(tài)等綜合效益的大(二)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承雨面積450平方千米,總庫容2.408億立方米,其中調洪庫容0.79億立方米,興利庫容1.617億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9萬畝,實際灌溉面積7.9萬畝。水庫樞紐工程由主壩、一至四副壩、徐店副壩、孫家灣副壩、擋壩、溢洪道、東、西灌溉洞、興建西灌溉洞、徐店副壩輸水洞、發(fā)電洞及壩后式電站等組成。
馬鞍山水庫位于曾都區(qū)淅河鎮(zhèn)樓子灣村,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灌溉為主,兼有發(fā)電、水產養(yǎng)殖、綜合經營的中型水庫,大壩攔截府河支流長安河,承雨面積45.2平方千米,總庫容2020萬立方米。水庫于1957年11月興建,1958年4月竣工,正常高水位90.5米,汛限水位90米。水庫樞紐有主壩、二座副壩、溢洪道、灌溉、發(fā)電兩輸水洞組成,溢洪道為開敞式溢流堰,堰頂高程為90.5米,堰頂寬46米,最大流量752立方米/秒。
自然資源
礦物資源 隨州市境內有各類礦產58種,礦產地和礦(化)點242處。其中金屬礦產21種,主要有金、銀、鐵、鋁、重稀土等,其次為釩、鉬、鋅、鉛,還有少量的錳、鈦、鈹、鉑、汞硒,礦產地和礦(化)點110處;非金屬礦產34種,主要有白云巖、螢石、礦產重晶石、磷礦、石墨礦、硫鐵礦、含鉀巖石等,礦產地和礦(化)點126處;能源礦產2種,主要是煤礦和石煤礦,礦產地和礦(化)點5處;水氣礦產1種,礦產地和礦(化)點1處。全市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共12種,分別為金、銀、鐵、鋁、重稀土、瑩石、冶金用白云巖、硫鐵礦、重晶石、磷礦、石墨、長石等,已探明礦產資源儲礦產有9種,礦產地19處,總儲量約3880萬噸。
森林資源 截至2020年 ,隨州市共有林地總面積54.666萬公頃,森林面積47.701萬公頃,森林蓄積量2041.9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50.89%。同時隨州市地處南北過渡地帶,林種針闊混交以闊葉落葉林為主。
水資源 隨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區(qū)在865—1070毫米左右 ,2019年 地表水資源量為6.97億立方米,折合徑流深72.4毫米 ,地下水資源量為2.40億立方米 ,全市8座大型水庫和21座中型水庫年末蓄水總量為6.93億立方米, 水利工程總攔蓄能力34.29億立方米,其中有效蓄水能力20.68億立方米。 2019年隨州市總供水量9.50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供給量為9.36億立方米,占總供水量的98.5%。
生物資源 隨州市主要木本植物65科147屬355種,用材、防護林樹種以馬尾松、杉木、栓皮櫟、麻櫟、青岡櫟、楓香等為主,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銀杏、閩楠、楨楠、秤錘樹、香果樹、青檀、山拐棗、牛鼻栓、黃楊木、黃山木蘭、天目木姜子、華榛、凹葉厚樸等60多種; 其中,銀杏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閩楠、香果樹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珍貴藥材有鄂北貝母、杜仲、白干、五倍子、七葉一枝花、半邊蓮等。 隨州市的動物資源有腔腸動物、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等,保留有一些珍貴的物種如大鯢、金魚等 ,其中大鯢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
生物多樣性 隨州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氣候溫和、植被茂密,保留著很多珍貴的動植物種類,擁有腔腸動物、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等多種動物種類,其中有記載的鳥類多達300余種, 有原生銀杏、蘭花、青檀、珙桐等多種珍貴野生植物 ,其中擁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銀杏,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閩楠、香果樹,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大鯢等。 隨州市擁有自然保護區(qū)3個、森林公園5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qū)1個、濕地公園6個、風景名勝區(qū)3個。 自然保護區(qū)
省級
中華山鳥類自然保護區(qū)
市級
大洪山自然保護區(qū)、大貴寺自然保護區(qū)
森林公園
國家級
中華山森林公園、大洪山森林公園
省級
七尖峰森林公園、隨城山森林公園、大貴寺森林公園
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qū)
國家級
先覺廟漂水支流細鱗鲴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qū)
濕地公園
國家級
隨縣封江口濕地公園、徐家河國家濕地公園
省級
淮河源國家濕地公園
市級
涢水濕地公園、漂水郊野濕地公園、花溪河城市濕地公園
風景名勝區(qū)
國家級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qū)
省級
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qū)、三潭峰風景名勝區(qū)
參考來源:
中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廣水市東北部,桐柏山南麓,大別山西端,景區(qū)面積6927公頃,是湖北省面積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共有木本植物69科155屬1830種,珍稀名木10多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0多種。這里地形復雜,地勢險峻,有“九峰、七寨、五寺、一百零八嶺”之稱。中華山森林公園分為蓮花湖、祖師殿、香峰寺、龍泉溝、古井庵、觀音寺六大景區(qū),有金牛溪、哈哈嶺、寶林寺、興王寨等50多個景點,集森林旅游、療養(yǎng)避暑、觀光度假于一體。
湖北隨縣封江口國家濕地公園位于隨縣中部,地處桐柏山與大洪山山間谷地,總面積2990.85公頃,濕地面積2636.54公頃,濕地率達88.12%,孕育了豐富多樣的物種資源。濕地公園內共有維管束植物103科270屬364種,有銀杏、水杉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野蓮、樟樹、野大豆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共有脊椎動物25目61科139種,有白額雁、鴛鴦、虎紋蛙、鳶、蒼鷹、紅隼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自然災害 隨州市主要有洪澇、臺風、干旱等自然災害,晴熱高溫少雨等天氣 原因造成森林火險和局部干旱。2022年隨州市遭受了干旱、洪澇、臺風等自然災害,共造成31.8萬人次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28.24千公頃、因災倒塌房屋48間、直接經濟損失3.02億元。2022年隨州市共發(fā)生森林火災8起,其中一般森林火災6起,較大森林火災2起,森林火災中無人員傷亡。
行政區(qū)劃 截至2023年4月15日,隨州市下轄2個縣(市),分別是曾都區(qū)、隨縣,代管廣水市 ;市政府駐隨州市城南新區(qū)迎賓大道9號市政大樓。
曾都區(qū)
421303
西城街道
5個街道,5個鎮(zhèn),2個經濟開發(fā)區(qū)
隨縣
421321
厲山鎮(zhèn)
19個鎮(zhèn)
廣水市
421381
應山街道
4個街道,13個鎮(zhèn),1個林場,1個風景區(qū),1個經濟開發(fā)區(qū)
參考資料
政治 中國共產黨隨州市委員會 書記
錢遠坤
隨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主任
夏衛(wèi)東
隨州市人民政府 市長
克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隨州市委員會 主席
馮茂東
參考來源: 表格最后更新時間為2023年4月23日
人口
人口數量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隨州市常住人口2047923人,出生率為12.6‰。其中城鎮(zhèn)人口為1163902人,占56.83%;鄉(xiāng)村人口為884021人,占43.17%。男性人口為1041946人,占50.88%;女性人口為1005977人,占49.12%,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3.58。0—14歲人口為366927人,占17.92%;15-59歲人口為1252851人,占61.18%;60歲及以上人口為428145人,占20.9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299612人,占14.63%)。
民族 隨州市有漢、回、壯、滿、苗等20多個民族。 隨州市境內少數民族以回族居多,有1102人?;刈迦丝谥饕植加陔S州市市區(qū)、曾都區(qū)萬和鎮(zhèn)新城居委會、小林鎮(zhèn)小林店村、廣水市廣水辦事處工新街以及大洪山風景區(qū)珍珠泉村等地。
方言 隨州市的方言主要是隨州方言,《中國語言地圖集》(1987)將隨州方言歸為西南官話鄂北篇。隨州方言內部比較統一,語詞、語音、語法大體一致。語詞上有中原語言和楚語的一般特征,比如隨州方言詞“我俚(我家”一詞)即由中原古語演變而來。語音上,隨州方言四聲俱全,但聲低音短。古入聲字基本歸入陽平,邊音聲母混同于鼻音聲母;只有前鼻音[in][?n],沒有后鼻音[i?] [??];沒有撮口呼;兒化韻豐富。語法上,隨州方言的詞法、句法與普通話相差無幾,只是語級比較豐富,如名詞后綴“伙俚”,可以放在稱謂名詞后面,表示多數(相當于“們”)或雙方的關系。
宗教信仰 隨州市的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等。截至2023年3月全市有批準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77處。其中,佛教有古觀音寺、龍泉寺等共72處;道教有神龍宮、紫陽宮等共5處。
經濟
綜述 隨州市農業(yè)主要有食用菌、果蔬、茶藥等新興產業(yè) 和香菇種植和加工業(yè)等優(yōu)勢產業(yè) ,擁有1個農業(yè)產業(yè)園 、2個農業(yè)發(fā)展基地和5家農業(yè)產業(yè)龍頭企業(yè)。 工業(yè)上主要有專汽和零部件優(yōu)勢產業(yè)和農產品加工和軟體材料等特色產業(yè) ,擁有曾都經濟開發(fā)區(qū) 和4家省級百強企業(yè) 。第三產業(yè)主要有批發(fā)和零售業(y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等。
2022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328.7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yè)實現增加值189.04億元,第二產業(yè)實現增加值585.64億元,第三產業(yè)實現增加值554.10億元,三次產業(yè)比重為14.2:44.1:41.7,人均GDP為65956元。
第一產業(yè) 隨州市擁有食用菌、糧油、畜禽、果蔬、茶藥等新興產業(yè) ,有廣水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1個農業(yè)產業(yè)園 和品源現代、中興食品2個全國農業(yè)國際貿易高質量發(fā)展基地,擁有4家農業(yè)產業(yè)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è) 和1家省級農業(yè)產業(yè)化重點龍頭企業(yè)(隨縣均川鎮(zhèn)共富牧業(yè)公司) 。農作物主要有稻谷、小麥、棉花、油菜、蔬菜瓜類、花生、芝麻、大麥、大豆、薯類、烤煙、茶葉等,水果以桃、李、棗、梨、葡萄為主。 2021年隨縣上榜全國農業(yè)全產業(yè)鏈典型縣建設名單。 2022全年隨州市實現農林牧漁業(yè)增加值206.19億元。
隨州市的優(yōu)勢產業(yè)是香菇種植和加工業(yè)。截至2020年,隨州市共有香菇企業(yè)185家,農業(yè)產業(yè)化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yè)達到26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12家,大中型香菇交易市場5個,產業(yè)鏈產值已超過300億元,成為全國四大香菇主產區(qū)之一、中南地區(qū)最大的香菇交易中心、全國重要的香菇加工出口基地。隨州市被稱為“中國香菇之鄉(xiāng)”“中國花菇之鄉(xiāng)”。
第二產業(yè) 隨州市擁有專汽、農產品加工、能源、民航特種裝備、軟體材料等特色產業(yè) ;擁有曾都經濟開發(fā)區(qū),形成了“汽車及機械工業(yè)園、農產品深加工工業(yè)園、紡織服飾工業(yè)園、高新技術工業(yè)園、現代物流園”的“五園一區(qū)”產業(yè)布局 ;擁有程力汽車集團、齊星車身、華鑫冶金、金銀豐食品4家湖北省百強民營企業(yè)。
隨州市優(yōu)勢產業(yè)是專用汽車及零部件產業(yè)。隨州市被稱為專汽之都,2021年實現產值530億元。 2022年,隨州傳統專用車年產量14.9萬輛,占全國總量的15.2%,其中新能源專用車年產量1920輛,占全國總量的1.3%。隨州市70家在產的專汽資質企業(yè)均可以配套生產新能源專用車,產品涉及環(huán)衛(wèi)、物流、工程、應急、旅居等5個類別175個公告品種,擁有程力集團、湖北新楚風2家新能源商用車整車資質企業(yè)。
2022全年隨州市全部工業(yè)增加值519.24億元。全年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利潤119.44億元。分門類看,采礦業(yè)利潤1.84億元,制造業(yè)102.51億元,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yè)15.1億元。全年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每百元營業(yè)收入中的成本為85.07元。 全市資質以內建筑企業(yè)155個,完成施工產值120.03億元,房屋建筑 施工面積610.7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87.9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yè) 隨州市第三產業(yè)主要類型有文化旅游、批發(fā)和零售業(y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住宿和餐飲業(yè)、金融業(yè)、房地產業(yè)等。2022年隨州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5.64億元。其中,網上零售額達到21.72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3.4%。
隨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業(yè)突出,以宿營房車、軟體民宿為代表的文旅裝備產業(yè)興盛。 2022年接待旅游人數2477.48萬人次,旅游收入150.04億元。 隨縣和大洪山長崗鎮(zhèn)成功創(chuàng)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qū)。
社會事業(yè)
教育事業(yè) 隨州市2022年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8199人,各類中等職業(yè)教育在校生14922人,普通高中在校生40093人,普通初中和小學在校生210771人 ;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1.3%,義務教育鞏固率98.16%,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2% 。隨州市共有隨州職業(yè)技術學院一所高等教育學院 ;隨州市第一中學、隨州市第二中學等8所市直屬高級中學 ;76所初級中學 ;200所小學 ;304所幼兒園 ;8所職業(yè)學校;4所特殊教育學校。
隨州職業(yè)技術學院于2002年4月組建,是一所省市共建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職院校。隨州職業(yè)技術學院位于湖北省隨州市城南新區(qū)高鐵火車站側,占地面積1300余畝,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教職工近5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0人,雙師素質教師144人,博士、碩士(含在讀)120余人,現有在校大中專生上萬人;有40余個應用型專業(yè),形成大專、中專、成人教育、校企聯合辦學等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辦學格局。
醫(yī)療衛(wèi)生 2022年隨州市共有衛(wèi)生機構(含村衛(wèi)生室)1344個。其中:縣級醫(yī)院10個,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48個;衛(wèi)生技術人員12735人。其中:執(zhí)業(yè)醫(yī)師4918人,注冊護士5595人,病床床位13350張。 截至2022年,隨州市擁有隨州市中心醫(yī)院 、隨州市中醫(yī)醫(yī)院 2家三甲醫(yī)院。
隨州市中心醫(yī)院位于隨州市曾都區(qū)龍門街60號,2017年6月,被湖北省衛(wèi)生計生委授予“三級甲等醫(yī)院”。醫(yī)院集醫(yī)療、教學、科研、救護、預防、保健于一體,下轄文帝院區(qū)、龍門院區(qū)、季梁院區(qū)三個直屬院區(qū),總占地面積16.1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7.35萬平方米。醫(yī)院有“湖北省重點學科”2個,“湖北省三級醫(yī)院臨床重點??啤?6個,“隨州市臨床重點專科”47個;設置病床1900張,設有69個臨床科室,15個醫(yī)技科室,15個行政管理科室,10個業(yè)務管理科室,8個后勤管理科室;有在職員工2420名,其中衛(wèi)技人員2142人,有高級技術職稱403人,是湖北省內一流的區(qū)域醫(yī)療中心。
科技事業(yè) 2022年隨州市共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è)1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yè)64家,省級制造業(yè)單項冠軍13家;有高新技術企業(yè)134家,組建院士工作站44個,實施科技項目100多個,累計申報專利9000多個。2022年上半年,隨州市高新技術企業(yè)申報數量達到9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è)入庫數達到194家。 2022年隨州省級以上科技項目23項,實現高新技術增加值211.30億元,其中四上單位實現高新技術增加值210.2億元。
文化事業(yè)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共有文化機構63個(含文旅局機關、局屬單位,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41家),藝術表演團體3個,電影院11個,公共圖書館5個 ,公共圖書館藏書53.85萬冊,博物館(紀念館)6個,文化館4個 ,市級廣播電視臺1個,縣級融媒體3個。
隨州市圖書館曾都區(qū)烈山大道烏龍巷7號,位于神農公園內,是隨州文化標志性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館內設計的是類似四合院仿古建筑,整體設計如同回字形長廊。館內設有職能工作部了12個,對讀者服務的直接窗口8個,院覽座席564個,館內總藏量為25萬冊(件)。隨州市圖書館評估定級為二級圖書館,館內共兩層,是一個集文獻借閱、信息咨詢、學木研究、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現代化圖書館。
隨州市博物館位于隨州市曾都區(qū)擂鼓墩大道98號,是集文物收藏、科學研究、宣傳教育、文物考古及編鐘展演于一體的國家一級博物館。隨州博物館有藏品總計10183件,其中珍貴文物1884件(套)。博物館主體建筑風格為楚漢宮殿式,一主四翼,占地面積118畝,建筑面積20400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8000平方米。展覽主題為“漢東大國”,內設“炎帝神農故里”“屹立漢東——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曾(隨)國迷蹤”“曾侯乙墓”“擂鼓墩二號墓”“漢風唐韻”“追回的寶藏”七個常設展覽,一個曾侯乙編鐘樂團演奏廳,一個湖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展廳。
環(huán)保事業(yè) 隨州市2022年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314天,其中:優(yōu)79天、良235天。輕度污染43天、中度污染8天、重度污染0天,達標天數占比為86.0%,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值為55μg/m ,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值為35μg/m 。 截至2020年,隨州市森林面積47.701萬公頃,森林蓄積量2041.9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50.89%。
交通
綜述 隨州市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北大門”,是特大城市武漢向西北輻射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轉站,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戰(zhàn)略地位突出。京廣鐵路、漢丹鐵路、漢十高速公路和107、316、312國道以及隨岳高速公路、麻竹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西寧鐵路經過隨州北部,與漢丹鐵路的連接,形成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公路 截至2019年9月,隨州市有漢十高速、隨岳高速、麻竹高速3條高速公路共319.4千米,全域縣級政府駐地和主要鄉(xiāng)鎮(zhèn)通高速;有G07、G234、G240、G312、G316、G346共6條國道478.84千米。隨州市公路通車里程10259千米,其中省道共13條585.7千米,縣道總里程1579.4千米,鄉(xiāng)道總里程3027.49千米,村道總里程4267.3千米。
鐵路 截至2020年,隨州市共有隨州站 、隨州南站 、隨縣站 、廣水站 4個高鐵站。隨州市境內共有4條鐵路,總里程達241千米,分別為:武漢至安康鐵路(原漢丹線),隨州境內全長103千米;京廣鐵路,隨州境內(廣水段)48千米;寧西鐵路及其與武康鐵路聯絡線,隨州境內90千米;漢十高鐵隨州境內共80千米。
航空 隨州市現有通用機場一座,為隨州厲山通用機場,厲山通用機場為A類通用機場,截至2023年3月,機場仍處于規(guī)劃建設中。
航運 隨州市水上交通九成以上為旅游項目,保障居民出行的渡運占極少量。因水位等因素市境內無貨運船舶,皆為客運船舶。截至2022年,隨州市境內有通航水域10處,分別為廣水的徐家河、花山水庫,隨縣的封江、琵琶湖、天河口、吳山、黑屋灣水庫,曾都區(qū)的桃園河、先覺廟水庫,及府河局部航段,等級航道里程150.5千米,渡口34處,渡船51艘。
公共交通 截至2019年9月,隨州市有公交線路22條,客運站34家,載客汽車1532輛,載貨汽車15056輛??瓦\量達到2334萬人次,貨運量達8822萬噸。
人文
綜述 隨州市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湖北省文物大市之一,境內現有文化遺址168處,古墓葬(群)137處,古建筑144處,石刻306處,近現代中藥史跡26處,其他文物點6處。出土館藏文物318760余件(其中一級文物78件,二級文物200余件)。
文物古跡 隨州市有擂鼓墩戰(zhàn)國古墓群等國家重點保護單位5處,魯城河墓群、曾都文峰塔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1處,陳家畈遺址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87處。 2023年1月,《隨州曾侯乙編鐘》入選第五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文物保護單位名稱
公布批次和日期
公布年代
類型
擂鼓墩古墓群
國保第三批(1988.01.13)
戰(zhàn)國
古墓葬
安居遺址
國保第七批(2013.03.05)
周、漢
古遺址
廟臺子遺址
國保第八批(2019.10.07)
周
古遺址
義地崗墓群
國保第八批(2019.10.07)
東周
古墓葬
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舊址
國保第八批(2019.10.07)
1939~1945年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
參考來源:
擂鼓墩相傳為戰(zhàn)國時楚莊王進兵擂鼓助戰(zhàn)的地方,并因此而得名,位于湖北省隨州市城關西北2.5千米,海拔200多米,面積2平方千米,有數百座歷代古墓,蘊藏著豐富的珍貴文物。1978年春夏,在擂鼓墩駐軍基建工地發(fā)掘了曾侯乙墓葬(編序為擂鼓墩一號墓)。 曾侯乙系戰(zhàn)國早期曾國君主,其墓營建于紅砂巖坡之上,鑿石為穴,墓擴面積220平方米,深近20米,停分四室,均以巨木鑲隔。主棺分內外兩層,全為彩繪,外棺長3.2米,高2.19米,殉葬棺21具,除一格只髹紅漆外,皆施彩繪,殉葬人多系13-25歲之青少年女性。隨葬物品有禮樂器、兵器、車馬器、金玉器、漆木竹器及竹簡等達1.5萬余件。 1988年1月,國務院公布擂鼓墩古墓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面積77.3公頃,其中一級保護面積32.7公頃。
文峰塔的前身為“文筆塔”,始建于唐朝初期?,F存的文峰塔位于隨州市曾都區(qū)文峰塔社區(qū),是清光緒十年所重建。文峰塔屬典型的唐初樓閣式磚塔建筑,塔身為正八邊形,上下錐狀,共七層,高25米,四周都用青磚條石砌成,塔基以上兩層分別刻有“文昌、財神、神農、菩薩、觀音、羅漢、祖師、魯班、楊將軍”等字樣;塔基的北方有兩扇石門,門扇上雕刻著手持大刀,威風凜凜的武神,正上方刻有“珠光耀彩”四個大字;石門東側刻有“史城訓知”四字,石門西側刻著建塔記事文。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隨州市發(fā)掘出一座戰(zhàn)國早期的曾國國君墓葬——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65件戰(zhàn)國早期曾侯乙編鐘,是中國至今出土數量最多、鑄造最精、音律最全、保存最完整、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除曾侯乙編鐘以外,隨州市又出土了7組曾國各時期的編鐘,從1件、5件、7件到20件、36件、65件不等。2010年,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隨州“中國編鐘之鄉(xiāng)”的稱號。 2023年1月,《隨州曾侯乙編鐘》入選第五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 炎帝神農傳說、隨州花鼓戲、炎帝祭典、青銅編鐘制作技藝4項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名錄,楊漣傳說、大洪山民歌等11項被列入省級非遺代表性名錄,隨州“三獨”、打硪號子等91項被列入市級非遺名錄, 另有237項被納入縣級非遺名錄。
名稱
類別
公布時間/批次
申報地區(qū)
炎帝祭典(隨州神農祭典)
民俗
2011年(第三批)
湖北省隨州市
花鼓戲
傳統戲劇
2008(第二批)
湖北省隨州市
炎帝神農傳說
民間文學
2008年(第二批)
湖北省隨州市
青銅器制作技藝(青銅編鐘制作技藝)
傳統技藝
2021(第五批)
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qū)
參考文獻
隨州神農祭典是神農故里舉行的祭祀中華民族始祖的盛大民俗活動。北宋王存等編《元豐九域志》記載:“隨州:神農廟,在厲鄉(xiāng)村?!睔v史文獻中多有隨州是炎帝神農誕生地之說。歷史傳說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六日是炎帝神農誕辰日。是日祭典始于南北朝,盛于明、清,民祭官祭并行。 如今,炎帝神農故里謁祖祭典儀式在隨州市厲山鎮(zhèn)舉行。除當地民眾參加外,還有大量的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尋根祭祖。 自清同治八年(1869),隨州鄉(xiāng)人胡興普主持祭祀,形成一套祭祀儀程,之后形成傳統,世代相襲。目前祭奠主持人仍由胡氏后裔擔任。
青銅編鐘制作技藝是以銅、錫、鉛為材料,通過制模、制范、結殼、澆鑄、修整、校音等數十道工序,制成兩件以上的銅鐘,編組懸掛可用于演奏?!昂贤咝汀痹O計、“失蠟法”鑄造和“一鐘雙音”校音,是該技藝的核心技術。該技藝集工藝、禮制、音樂之大成,在歷史、藝術、科學等方面有著重要價值,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
炎帝神農是華夏始祖,也是中華農業(yè)和醫(yī)學的杰出代表。炎帝神農的傳說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不斷以文字記載的形式出現在歷朝歷代的典籍中,各朝代對炎帝神農的祭祀活動也一直持續(xù)不絕。炎帝神農傳說在湖北省神農架林區(qū)、隨州市各地及其周邊地區(qū)都有流傳,以隨州市曾都區(qū)殷店鎮(zhèn)和厲山鎮(zhèn)一帶最為集中。
飲食 隨州是中華農耕文明發(fā)源地,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特征,使隨州培養(yǎng)出多種特色農副產品,形成獨特的“隨州味道”和“隨州記憶”飲食文化。隨州擁有香菇、泡泡青、“巧克力蒜”等特產和拐子飯等特色美食,四者被稱為“隨州四寶”。
拐子飯
鹵煮好的野豬腳和用“隨州香稻”做的米飯結合就成為了拐子飯。 豬腳經過剔毛、分段、焯水、復沸、沖洗等工序之后倒入炒精醬中炒至上色,再和20余種純天然中藥藥材一起放入高壓鍋壓制1個半小時,再轉入小鍋用文火燉煮。
泡泡青
吃泡泡青是隨州當地的飲食習慣,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在除夕,隨州人一般會清炒泡泡青、泡泡青燉豆腐、泡泡青下火鍋。同時,泡泡青也是隨州人招待貴賓、饋贈外地親朋好友的禮品。待客擺宴時,泡泡青是主人家的必備菜肴。
隨州三鮮
隨州三鮮是湖北隨州人過年一種食品。其做法是先將精瘦肉和油條打碎,與藕丁、蔥花、面粉等攪和,再用豆油裹成圓形或四邊形,油炸撈出切片燙火鍋即可。
參考來源:
地區(qū)特產 名稱
簡述
泡泡青
泡泡青,學名皺葉黑白菜,是隨州特有蔬菜栽培品種?!半S州泡泡青”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商標。
香菇
隨州是中國特色農產品(香菇)優(yōu)勢區(qū),“隨州香菇”是中國農業(yè)品牌目錄首批農產品區(qū)域公用品牌,獲批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和國家地理標志商標。 “隨州香菇”品牌價值評估為 16.88 億元,影響力指數位居全國 100個農產品區(qū)域公用品牌第 12位,居食用菌之首。
巧克力蒜
隨州黑蒜的主要原材料為產自廣水市的吉陽大蒜,2011年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洪山三黃雞
原產于隨縣洪山鎮(zhèn),現分布洪山、長崗、三里崗、環(huán)潭等地。1973年,國務院以三十三號文件指定,隨州“三黃雞”為中國“名貴雞”。1984年收錄于《湖北省畜禽品種志》。
厲山腐乳
厲山腐乳,又稱白方,有100多年的生產歷史,是隨縣地方名產。1985年榮獲襄樊市傳統名特產品優(yōu)質獎1996年12月榮獲“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國際食品名牌產品”。
參考來源:
習俗 炎帝祭主要是在隨州市尋根節(jié)上進行祭拜。在隨州,祭祀活動始于南北朝,盛于明、清。1991年,隨州市政府恢復了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農誕辰)的謁祖祭典。2009年,隨州市在繼承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jié)暨拜謁炎帝神農大典隆重舉辦,到2021年已舉辦十三屆。2009年首屆尋根節(jié),主要儀程為起鼓鳴鐘儀式、奉請儀式、頌祖儀式、圣火儀式、敬獻花籃、敬獻高香、共拜始祖、瞻仰圣像等;2021年辛丑年尋根節(jié),儀程為大典致辭、大典開幕、恭啟圣門、點燃圣火、敬獻花籃、敬獻高香、恭讀頌祖文、共拜始祖、唱誦始祖。
農村因傳統習俗的影響及男女交往少,婚事仍多由媒人撮合,稱“做媒”或“管閑事”。媒人視男女雙方個人及家庭情況,若“般配”則找雙方父母提親,并初步征得男女本人同意,到一地點(多為集鎮(zhèn))見面,稱“相人”或“相面”。若“相人”基本認可,之后定一日期,女子同親眷(多為母、嫂)及媒人到男方家“看家”,男方備少量錢物贈給女子,稱“打發(fā)”,若收,則表示確定關系,反之則為不同意。關系一經確定,雙方開始往來。逢年過節(jié),男方請女子到家,其中每年臨近春節(jié),男方要請女子吃“團年飯”。正月初二,男方要上女家給女方父母拜年。至結婚,一般要有一個過程,稱“過腳步”,即“看家”“作揖”“起媒”“送日子”“過禮”。男女雙方婚齡一到,領取結婚證書,舉行婚禮。農村近年不經媒人說合而自由戀愛結婚的漸多。結婚時,城鄉(xiāng)青年多步行或乘車到男家(或女家)舉行婚禮。
藝術
戲劇 隨州“三獨”(獨人轎、獨輪車、獨角獸)統稱獨角戲。獨角戲是以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曲藝為主體的隨州民間文藝。獨人轎是隨州及周邊地區(qū)深受群眾歡迎的一種民間表演形式。表演者背上一根長竹片,上扎一頂轎蓋,坐轎人在轎頂下表演。以兩人表演為宜,男女皆可。獨輪車表現的是一個農家媳婦抱著孩子坐轎回娘家的故事,由2-6人表演,一個飾演抱孩子的小媳婦,一個推轎子手,四個伴舞。獨角獸,傳說是一種象征豐收和吉祥的神獸——兕(sì),其頭上有一個直角,平常站立行走。
隨州花鼓戲集劇目、音樂、表演形式為一體,基本唱腔和劇目為“四奤(tǎi)”“四蠻”“四調”、12個半本戲(每半本為一臺戲)。1956年11月隨縣成立了縣花鼓劇團。隨州花鼓戲劇目主要有《山村鑼鼓》《楚莊王》《古墓花魂》《千古絕響》《公路孝女》《不下馬的將軍》《隨國金聲》《烽火燎原》等。其中,《山村鑼鼓》獲得中南五省匯演第一名?!冻f王》《古墓花魂》《千古絕響》等一批劇目獲得省級大獎。建黨一百周年推出的《烽火燎原》,參加了2021年9月舉辦的第四屆湖北藝術節(jié)優(yōu)秀劇目展演。
音樂 隨州民歌源遠流長,具有“不奤不蠻”“又奤又蠻”的風格特征。隨州民歌有《哥哥妹妹砍柴火》《故鄉(xiāng)的靜夜思》《良宵引》等歌曲。
文學 開元十四年(726),李白寓家于安州應山縣(即今隨州市廣水市)的壽山,開始了以壽山為中心的亦商、亦游、亦訪親、亦交友的生涯。李白在壽山隱居六年,寫下了《靜夜思》及《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上安州李長史書》《白毫子歌》《秋思》等詩篇。
歐陽修在隨州生活了十八年,居住在隨州城南,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
地區(qū)象征
市樹 隨州市市樹是銀杏。2008年3月27日隨州市第二屆人大常委會第8次會議再次將銀杏確定為隨州市市樹。
市花 隨州市市花是蘭花。隨州市的隨縣是世界聞名的“中國蕙蘭之鄉(xiāng)”,為世界三大蘭產地之一,蘭花種類繁多。
風景名勝
綜述 隨州市有大洪山、雞公山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三潭、桐柏山太白頂、烈山風景區(qū)(包括炎帝神農故里和封江風景名勝區(qū))3個省級風景區(qū); 7個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11個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和1個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 平靖、黃土、武勝三大古關以及徐家河省級旅游度假區(qū)
景區(qū)等級
景區(qū)名稱
AAAA級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qū)、隨州市西游記公園、隨州市炎帝故里景區(qū)、隨州市西游記漂流、隨州文化公園、隨州千年銀杏谷景區(qū)、隨縣田王寨景區(qū)
AAA級
隨州大洪山琵琶湖景區(qū)、廣水市黑龍?zhí)毒皡^(qū)、隨縣云峰山萬畝茶園景區(qū)、隨縣抱樸谷康養(yǎng)旅游區(qū)、隨縣神農牡丹谷生態(tài)旅游景區(qū)、高貴三潭風景區(qū)、廣水市桃源度假村景區(qū)、高新區(qū)龍王坳生態(tài)谷景區(qū)、隨縣神農部落景區(qū)、隨州歡樂世界景區(qū)、廣水市明月灣度假村景區(qū)
AA級
隨州市曾侯乙墓遺址景區(qū)
參考來源:
重要景點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湖北省隨州市隨縣長崗鎮(zhèn)大洪山路361號 ,總面積305平方千米。大洪山風景名勝區(qū)以自然風光為主體,集奇山怪石、地質(溶洞)、泉水瀑布、高山河湖等于一體,資源類型全、景點多、形態(tài)美是其主要特色。整個景區(qū)有觀賞價值的景觀景物3400多個,有99峰61巖42湖99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大洪山主峰寶珠峰,海拔1055米,有“楚北天空第一峰”之稱;位于海拔840米的白龍池被稱為“空中懸湖”“人間瑤池”,是中國的四大火山口湖之一。大洪山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有“不倒翁”“華中第一樹”之稱的千年古銀杏;同時也有榔頭寨(石和尚)、仙人洞等自然景點和大慈恩寺、洪山寺等人文景點。1988年,大洪山風景名勝區(qū)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隨州市大洪山風景名勝區(qū)的榔頭寨是一處石景豐富的游覽地。這一帶怪石崢嶸,穹石林立,形態(tài)各異。此處的特色是聳立于山脊上的一塊巨石。它基底是一塊平整的石板,上面是由幾塊斷層明顯的巨石壘疊而成,似人工堆砌一般,高約10余米,遠遠望去,像一座半身人像,雙手合掌,如一位虔誠的和尚席地而坐,故取名石和尚。
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qū)座落在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厲山鎮(zhèn)九龍山南麓。古神農洞位于九農山腰。史書記載“神農母安登,感農而生炎帝”于此。在炎帝神農烈山名勝區(qū)內,建有炎帝神農洞、炎帝神農碑、炎帝神農紀念廣場、炎帝神農紀念館、炎帝神農牌坊等紀念性建筑物。炎帝神農烈山名勝區(qū)以“建筑返古、環(huán)境還野”為特色,有“世界烈山宗親會館”、“祭祀朝圣”、“圣遺跡游覽”、“大同街市”、“炎帝故里經濟技術開發(fā)”、 “服務接待管理”六個區(qū);炎帝神農殿、烈山大宗祠、圣賢殿、功德殿、神農廟、安登泉、百草園、觀天壇、神農九井等景點。景觀有姜河新潮、九嶺晴嵐、煙寺晚鐘、山村夕照、古洞青雪、斷巖縮霧、龍鳳旗桿等。
重要人物 季梁
春秋初期隨國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生卒年不詳。提出 “民為神主”的觀點,是中國歷史上無神論的先驅
明玉珍
(1329年-1366年)
原名瑞,字玉珍,湖廣隨州隨縣人,元末起義軍領袖,建都重慶的大夏國太祖皇帝
楊漣
(1572年-1625年)
明朝湖廣應山縣人,官至左副都御史。楊漣任常熟知縣五年,被朝廷考核評為“天下第一廉吏”;入朝為官后因彈劾魏忠賢,被其誣陷死于獄中
何成濬
(1882年-1961年)
字雪竹,湖北隨州人,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1961年5月7日在臺灣病逝,生平著有《八十回憶》
參考資料:
對外交流
國際 非洲
2012年6月16日,非洲貝寧共和國隨州籍華僑聶明東在隨州創(chuàng)辦立佳軒紅木家具店
意大利
2013年6月6日,隨州市中心醫(yī)院與意大利羅馬圣菲利普納里醫(yī)院締結友好合作醫(yī)院
美國加州米爾布雷市
2019年5月29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米爾布雷市市長李偉忠來隨州參加尋根節(jié),希望隨州與米爾布雷市結成友好城市
澳大利亞南澳洲皮里港市
2000年9月27日,隨州市與澳大利亞南澳洲皮里港市締結友好城市關系
參考資料:
國內 廣西省玉林市
2012年4月6日,隨州市政府與廣西玉柴集團簽署共建“中國專用汽車之都”戰(zhàn)略合作協議
臺灣省
2012年5月8日,隨州代表團在臺北圓山飯店出席2012臺灣湖北(武漢)周。2013年6月4日,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高端論壇在隨州舉行
北京市
2012年7月5日,北京華能集團來隨州洽談能源項目建設,雙方在隨州建設“路口”電站上達成共識
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
2018年6月9日,烏海市代表團來隨州參加2018尋根節(jié),與隨州結為友好城市
四川省巴中市
2021年5月26日至27日,隨州市與巴中市簽署締結友好城市戰(zhàn)略合作協議
參考資料:
重要榮譽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國務院
1994年第三批
國家森林城市
國家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yè)局
2014年
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住建部
2014年1月
參考來源: